红与黑(1830)



红与黑(1830)

时间:2022-07-24 18:58:13
手机版

法国小说家斯丹达尔的代表作之一,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原名《于连》,脱稿时更名为《红与黑》,副标题名《一八三〇年纪事》。作品的基本情节系根据一八二七年法国某地方发生的一宗情杀案构思而成。关于书名,主要有下列三种解释:“红”指象拿破仑那样,当上穿红制服的将军,“黑”指当教士或主教,每年能有几十万法郎的薪俸;“红”代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黑”代表教会势力猖獗的复辟时期;《红与黑》出版时分上下两册,当时一个艺术家为两册书的封面绘制了两幅画图,上卷为“红”,即于连向德·瑞那夫人开枪的场面,下卷为“黑”,即木尔小姐身着黑丧服吻于连被砍下的头颅的场面。在此,“红”与黑”象征着于连悲剧性的命运,《红与黑》这一书名的含义可理解成“于连的悲剧”。作品的主人公小业主之子于连到维立叶尔市市长家作家庭教师,与市长夫人发生暧昧关系,事情败露后入神学院学习。后到巴黎保王党的重要人物德·拉·木尔侯爵处任私人秘书。于连又与侯爵之女结下恋情,致使女方有孕。侯爵被迫承认既成事实,准备给于连一块产地。正在这时,教会设下圈套,诱逼德·瑞那夫人写了告密信,使于连的前途告吹。于连愤怒之下,开枪射伤德·瑞那夫人,最后被送上断头台。于连是小资产阶级的投机家和野心家,这种人“只要我能捞一把,哪怕他寸草不生”(列宁语)。他才华横溢,头脑异常敏捷。起初他有自由党人的自由、平等观念,崇拜拿破仑。但在复辟时期,资产阶级的发展受到阻碍。为此,他对贵族政治持有一定的敌意,但小资产阶级的劣根性注定了他要不择手段地向上爬。他由开始崇拜拿破仑,继而效忠于波旁王朝,最后又为贵族政治和教会势力所不容,身败名裂,终于酿成一场悲剧。作品在极其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展示了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必然命运,又通过这种命运折射出了当时复杂的阶级关系。

本文转载自品诗文网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