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1、唐三彩

唐三彩(Tang Tri-Color Glazed Ceramics),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1905年陇海铁路洛阳段修筑期间,在古都洛阳北邙山发现一批唐代墓葬,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并且沿用至今,享誉中外。

2、河图洛书传说

河图洛书传说是诞生于河南省洛阳地区的关于“河出图”“洛出书”等相关故事的民间传说体系。1987年安徽曾经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其中一个玉龟夹着玉板上的图案震惊学界。而该玉板上的图案,就是八卦图的异形。河图上的图案也影响到了四川彝族的服饰造型,他们的民族服饰上经常会出现早期的河图图案。

3、小相狮舞

小相狮舞是河南乃至中国最古老最传统的汉族民俗舞蹈。2007年被列入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相狮舞融观赏性、娱乐性为一体,立足民间文艺特色,受到观众喜爱,先后获得“中原第一狮”、“中华第一狮”等称号,2008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黄河号子

黄河号子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民歌。远古时代,人们在与大自然搏斗时发出的呼喊声;收获时,愉快地敲击石块、木棒,发出的欢呼声和歌唱声,形成了最早的中国民歌――劳动号子的雏型。号子产生于劳动又服务于劳动,既是劳动的工具,又是劳动的颂歌,其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明显。

有的号子抒发了劳动者复杂的情感,有的反映了地理环境的特点,有的则描述了民俗风貌。号子的形成与当地民俗关系密切,既是劳动者能力的表现,也是本地区或行业悠久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

5、汴绣

汴绣,流传于河南省开封市的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汴绣也称“宋绣”,是流行于河南开封一带的传统刺绣艺术,因产生于北宋的都城汴京开封而得名。北宋时期汴京刺绣业兴盛,已达到较高的技艺水平,故《东京梦华录》中有“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之誉。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