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丘



孔丘

时间:2022-07-22 11:13:10
手机版

【生卒】:前551—前479

【介绍】:

春秋末期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世称孔子。

孔子在哲学思想上相信天命论,宣扬“知天命”,“畏天命”。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强调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作为君子(统治者)必须对“天命”、“大人”和“圣人之言”要十分敬畏,不得抗拒。在他看来,天是有意志的,能赏善罚恶,能解决社会的治乱,能主宰国家的兴亡。他到晚年越加对天命的信仰,把无法解决的事情都归结为“天命”。“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子罕》)他不大讲“利”,信从天命和“仁”。强调恢复周制是符合天意的,是按天命办事的。但对鬼神又抱着怀疑的态度。认为“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雍也》)“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先进》)他虽然对鬼神抱着怀疑的态度,而并没有否定鬼神的存在。在认识论上主张“生而知之”。他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他把所谓“生而知之”的天才和圣人说成是“上智”,而把从事生产劳动的劳动者和奴隶们污蔑为“下愚”。提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就是说,“上智”与“下愚”都是先天决定的,是不可改变的。天才、圣人永远聪明,是“生而知之”的上等人,劳动者、奴隶们永远愚蠢,是天生“困而不学”的下等人,这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但又主张“学而知之”,“困而学之”,认为知识由学而获得的。“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公开承认自己的知识是由勤奋学习得来的。他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在教育实践上提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多闻”,“多见”,“温故而知新”,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在强调学的同时,还把学和思结合起来,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上)。指出学而不思,就会毫无所得,思而不学,就会困难不解。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学思并重,相互为用。反对主观偏见,强调知行统一,学以致用,“听其言而观其行”,但鄙视“学稼”、“学圃”。在伦理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认为“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所谓“仁”,即爱人。主张由近而远,由己推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言“仁”包括忠、恕、孝、弟、恭、宽、信、敏、智、勇等内容。并强调行“仁”要以“礼”为准,“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礼”是维护等级秩序的道德规范。在政治上主张德治和礼治,反对苛政。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认为德治和礼治是维护周礼的最好办法。治理国家,为政以德,国君就会象北极星一样,安居于自己的位置,“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德治也就是仁治,要“敬德保民”,治民要宽,养民要惠。德治和礼治的社会作用,主要是调和社会矛盾,维护周礼。为维护周礼,又提出“正名”思想,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主张以名正实,要求君臣父子各守名分,恢复周礼,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等级制度。

孔子自西汉以后一直被封建统治者奉为“圣人”,其思想成为两千年来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很大。但也包含着合理的积极因素,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要批判继承。

本文转载自品诗文网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如果发现有涉嫌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6532516@qq.com以便进行及时清除
分享到